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微资讯-教育资讯

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区别体现在哪些 高考体检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有什么区别

时间:2022-09-13 10:14:43 作者:小豆丁 字数:2694字

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区别体现在哪些?每年高考体检中都会发现一部分考生体检不合格。一些材料、医药、化工专业因为行业需求会对考生进行限报。也就是说,某些体检项目不合格的考生,“有关专业不予录取”。 

不宜就读与不予录取区别体现在哪些

“不宜就读”与“不予录取”区别

“不予录取”指考生填报了该志愿专业,即使成绩再高,也不会录取。

“不宜就读”的专业是指《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的9条内容,是供考生填报志愿作为参考。考生报考了不宜就读的专业,学校不得以此为依据,拒绝录取达到相关要求的考生。

高考体检的结果有哪些

1、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。这类考生的身体条件完全合格,说明他们的身体状况适合高等院校各类专业的就读条件,可以选报高校的各类专业。但不包括军事院校和公安类学校。

2、不适宜选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。这类考生是身体不合格,为指导意见中第一部分所列条款,主要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疾病如:传染病、精神病、心脏病、血液病等,暂时不宜报考各类普通高等学校。这部分考生首先应治疗疾病,将来再报考高校。

3、《指导意见》第二部分中学校可不予录取的专业。这类考生是身体条件合格,但是患有某种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,身体条件符合《指导意见》第二部分中的某些条款,这些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不宜选报,主要是指身体条件不能按照专业培养方案完成学业,如视力不足,色觉异常等,考生报考志愿时应避开受限专业。高校在录取时可根据此条款拒收退档。

4、《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中不适宜就读的专业。这类考生患有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,身体条件符合《指导意见》第三部分中的某些条款,主要是因为视力不足、屈光不正、听力障碍、重大手术、肢体残疾等原因不宜就读某些专业。条款中所列的各专业,主要是指考生的身体条件虽能坚持专业学习,但今后会影响考生在该专业的就业和发展。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自主、慎重地选报。高校不能就此拒绝录取。

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““不宜就读”与“不予录取”区别体现在哪些”的全部内容,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,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,请关注本站网。

最新文章
猜你喜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