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读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造句

修持的造句

修持造句



1、在道家养生中,沉香是修持中悟入圣道必备珍品。

2、人生世间,父母,寿命,相貌,学问,夫妻,儿女,皆是前生所作之业之所感召。若有大功德,则会过于前生所培。若有大罪过,则便不及前生所培。是以要认真修持,以转前业也。印光法师。

3、如果你让时间毫无意义地逝去,那么在死亡时,你将后悔没有修持佛法。但到了那个时候,一切都已经太迟,悔恨将没有任何帮助。海涛法师。

4、德才在握穷达修持俯仰无愧俱为俊彦器度。

5、困难是暂时的,所以既不要把一时的困难看得太重,也不要把一时的助缘和条件看得太重,这都不算什么。财富不是福,法福才是福;世间的聪明不是智慧,能修持正法、能明白佛理才是智慧,才是最重要的。海涛法师。

6、见坏相,令极力修持,则相当变好。

7、到了四祖道信,有“分头并弘”的倾向,凡修持得悟的都可说有过付嘱;但是大家都争着继承祖位,终于选定了弘忍,这是一代一人的付嘱制。

8、通过戒定慧的修持特别是深入止观,可完整认知内心并彻底断除烦恼。

9、修持之人,始也不悟大道,而但求速成,形如槁木,色若死灰。

10、吾辈修道之人,当甘守清贫,以修持己身为要,那般外物道观不要也罢。

11、在各种指引和方法中,观音法门中大悲心的修持,所带来的加持力就是其中之一,就像今天各位所领受到的。

12、二者经历了从和睦共处到针锋相对、水火不容的阶段。最终,因为见地和修持方法的差异而引发了一场争论,史称“顿渐之争”。

13、与任何人接触时,要常常问自己,我有什么对他有用?使他得益。如果我不能以个人的道德学问和修持的力量,来使人受益,就等于欠了一份债。

14、立本既正,然后修持修持之道,既须虚心,又须得礼,内外发明,此合内外之道也。

15、曾有人问曹山本寂禅师如何修持佛法,师曰要如过蛊毒之乡,水也不得沾得一滴。

16、故此经实由诸佛菩萨之悲愿,与夫药叉神将之护持,得以建立世出世间善法于今日,使众生依而修持

17、陈道芗,男女情欲莫非本性,其与兽性异者几希?本座修持白莲心经,此乃大忌。

18、在世出世,徇俗是苦,绝俗亦是苦,听吾侪善自修持

19、如不经过修持,亦可用超度的仪式,使祖先得到精神的归宿,这亦是教人要崇功报德,不忘根本。

20、本来因工作压力长年累积下来的疲惫,早上都有种爬不起来瘫痪的感觉,这样修持以后,一整天身体精神都很好,到晚上也不觉得累。

21、修持此空行母法,能得无死虹身,毕竟成佛。

22、大道原来仗火功,修持次序要深穷。

23、头陀行是早期佛教最常见的一种修持方式。

24、修持之人,不悟大道,而欲速成,形如槁木。

25、因此为彻底消除我执,我们必须修持胜义菩提心。

26、他刚入道途,只能解字三数,这第一本修持道经,是未来根基,重中之重,不可随意乱选。

27、在各种指引和方法中,观音菩萨的法门中大悲心的修持,所带来的加持力就是其中之一,就像今天各位所领受到的。

28、如今我专心一志,勤加修持,反而进境迅猛,短短数月之间,便已筑成道基。

29、正因其山色秀丽,传说这里是神灵之宅,历史上众多的道客羽士来隐居修持,故而被誉为中国道教的“洞天福地”。

30、如果我们修持爱、慈悲、非暴力这些良善的品质,此生将变得于己于人都更有益,因此生命将变得非常有意义。

31、收藏一堆的经书以及各种象征神的物品,就代表你是真正的宗教人士吗?因此宗教并不是为了逃避事实,宗教修持乃是去了解自己在日常生活里的言行举止,譬如自己是如何对待佣人,妻子和邻居的。

32、和草木共修持,与流云做知己,和沙砾同生死。

33、在此教授之前,尊贵的法王给予了观音修持的口传。

34、修持者静坐有时,究道讲经,穿透世事,涤去人心,复见天心,默证道心,再则存心养性。

35、口中诵咒,手转经轮,心里观想咒轮,如此能够三者不离经常修持,来世可以获得殊胜窍诀的解脱法。

36、我心昏昧猥小,则幽冥之境亦成夜府穷乡,我心广大光明,则幽冥亦成天宫净界,我能修持正道,则鬼神感悟,亦返邪归正矣。

37、前任的住持和尚退位,便称为退院老和尚,他闲居养静,再不问事,或者闭关专修,大体都是功高望重,修持与德操,达到圆满的程度。

38、道家打坐入定,是一门修持的学问,要专心一志,心无杂念,能入物我两忘之境……

39、这姑娘便专心一志在家修持,专候那李仙到来。

40、让你自己更有接纳性,这段修持中,你可能想持咒或在唱诵一段短的祷文。

41、学着主宰自己的生活;即使孑然一身,也不算一个太坏的局面。不自怜、不自卑、不怨叹,一日一日来,一步一步走,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,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

42、修持之道贵在以神取气,使神入气中,气包神外,打成一片,结成一团,纽成一条,气成一点,则呼吸归根,不至于散漫乱动,而渐有轨辙可循,如是者久之,即可成胎息。

43、真功即内修,其修持大略以识心见性,除情去欲,忍耻含垢,苦己利人为宗。

44、你或许有很好的理由可以生气,但是你不需要这么紧抓着它们不放。任何时刻你都可以这样把它们丢下,意识到你可以选择放手,然后决定要这么做,这就可以算是心灵的修持。大宝法王噶玛巴。

45、问世情如何发付?在世出世,徇俗是苦,绝俗亦是苦,听吾侪善自修持

46、据佛经上说,舍利子质地坚硬,五彩夺目,惟有德行高深的僧人才会有,是一个人透过戒、定、慧的修持、加上自己的大愿力,所得来的,它十分稀有、宝贵。

47、如果说虽然精进能成佛道,但在这过程中必须修持施舍手脚肢体等苦行,所以我很害怕。这是由于愚昧不知利害轻重,愚者自生无端的困惑与恐惧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