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读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造句

农桑的造句

农桑造句



1、俩兄弟相聚,拉家常,话农桑,论诗文,亲亲热热,和和谐谐。

2、春秋循行阡陌劝课农桑,有古良吏风”,深受百姓爱戴。

3、凡农桑歉收之年,于冬季选祭地,次年农历二月吉日搭祭台,供祭品祭众神。

4、腊八家家煮粥多,五谷杂粮浸豆果。曾为佛粥济众生,代代相传至今朝。子孙后代不忘本,铭记祖先勤俭美。俯首农桑民安泰,丰衣足食好年景。

5、而今,越国大部分男丁都战死沙场,老弱妇孺耕作农桑

6、同时,政府轻徭薄赋,劝课农桑,鼓励商业。

7、疆埸之民,并安堵而息窥觎,百姓附农桑而不失业者,亦由此而已也。

8、春祭不同于驱傩,春祭可是关系到农桑,是百姓们切身利益,让百姓期盼今年的丰收。

9、现在没一块地盘的,我上哪收税,劝课农桑,囤积粮草。

10、金元时期的《农桑要旨》说蚕座的“底箔须铺二领,蚕蚁生后,每日日出卷出一领,晒至日斜,复布于蚕箔底,明日又将底箔搬出曝晒如前”。

11、他延用当地有才干的人共同治理凉州,课农桑、立学校,阻击入侵鲜卑族的入侵,保境安民,抚定地方,多所建树。

12、朱元璋聪明而有远见,神威英武,收揽英雄,平定四海,求贤若渴,重农桑,兴礼乐,褒节义,崇教化,制定的各种法规都很相宜。

13、积分分为文治、武功两种,文治功勋分数可换取战阵农桑,各种书籍,武功功勋分数可换取刀枪剑戟,铠甲宝马。

14、一舍农桑,一聚战场,光与影交辉,正与邪争辩,善与恶激战,阴与阳转换。

15、楙实庸懦之人,不意名将之子,便堕凡俗,是将门不得两传耶?略从粗窥,武则扫荡丑类、绥靖地方,文则劝课农桑、并为军屯。

16、二弟!大哥也有此意,我与你嫂嫂商议,我们回乡后,用这几年积攒下的俸禄,买几块好一点的田地,劝课农桑,男耕女织,岂不妙哉!

17、站在收割的田埂上,心中装满农民疾苦的诗人,面对“汗滴禾下土”的刈麦者,心生愧疚,“曾不事农桑”,愧受官府的“禄石”,油然而生恻隐之情。

18、维吾尔族聚居的新疆南部和东部气候炎热,水土资源丰富,宜于农桑,自古民间便有植桑采果的传统。

19、考虑到粮食短缺等原因,元世祖十分重视农桑,要求朝庭专管农桑、水利的部门"司农司"编纂农桑方面的书籍,用于指导地方官员和百姓发展农业生产。

20、维翰劝帝推诚弃怨以抚籓镇,卑辞厚礼以奉契丹,训卒缮兵以修武备,务农桑以实仓廪,通商贾以丰货财。

21、晚岁忧民益切,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、备旱潦。

22、九月,颁均田令,清丈田亩,劝课农桑,轻徭薄赋。

23、司马懿回军,仍驻宛城,奖劝农桑,禁止浪费。

24、兴农桑以养其生,审好恶以正其俗,宣文教以章其化,立武备以秉其威,明赏罚以统其法,是谓五政。

25、“人皆言农桑衣食之本,然弃本逐末,鲜有救其弊者。

26、夫释农桑之事,入山海,采珠玑,捕豹翠,散布泉,以极耳目之好,快淫侈之心,岂不谬哉?

27、今迷其内而饰其外,使农夫工女堕业以避役,故农桑不劝,兵赋日屈,国用军储为斁耗。

28、农家比较单纯,主要是倡导“君臣并耕”、“播百谷,勤农桑,以足衣足食”。

29、牧守之徒,各厉精为治,劝课农桑,不得妄有征发;有司弹纠,勿有所纵。

30、西汉黄霸任颍川郡太守,布施恩德,安置流民,重视农桑,施行教化,吏治清明,道不拾遗,皇帝因此下诏称黄霸是良吏中的最优秀者。

31、闾阎扑地,钟鸣鼎食之家;农桑遍野,丝绸锦缎之美。

32、又京民始业,农桑为本,田稼多少,课督以不,具以状言。